——章丘市双山街道三涧溪村 高淑贞
大家好!今天,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学习体会,心情很激动、很振奋。下面,根据培训班安排,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,主要是结合三涧溪村由乱到治的过程,把遇到的问题、解决的办法和一些体会向即将上任的第一书记们进行一下交流。
我原来是一名教师。按照上级党委安排和党员群众要求,前后当了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,这两个村原来都是我们章丘当地有名的穷村和乱村,一个是我的娘家村,另一个是我的婆家村,就是现在任职的三涧溪村。在1995年的时候,明水镇党委安排我到我娘家东太平村担任支部书记。当时的东太平村多年没有建成囫囵班子,人心很散,群众走的用的吃的喝的住的都很差,统筹费、农业税、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都不能正常开展,村里一共7名党员,先后有5名同志任支部书记,几乎轮流当了一遍,群众都不是很满意。在群众没有指望的时候,突然又让我去娘家当支部书记,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轰动。“嫁出去的闺女,泼出去的水”。再回娘家当家主事,在很多人眼里这是犯忌,所以我上任时,全村人都对我“冷眼相看”,他们认为多少男人都治不了的村,一个女人家还腆着个大肚子,有多大能耐啊?(因为当时我是二胎6个月)。在学校的时候我是体育教师,担任团总支书记,连我自己也没想到过会回村里去干。因为我从来也没当过官,也没有尝过当官的滋味,就风风火火上任了。新官上任三把火,我也同样烧了起来,没有想到,在烧的过程当中,遇见了许多困难和问题,逼得我想了好多办法,幸亏我是干的体育教师,经历过体育场上的拼搏和奋斗,我挺住了。在镇党委的支持鼓励下,我把太平村来了个翻天覆地,修路、通自来,建养殖、搞纺织,架电网、建烧窑等等,一直风风火火干了将近五年,我没有退缩,更重要的是,在干事的过程当中,男爷们不干的活,我又瞄准了我们广大妇女,培养了女书记、女主任,村里也有了经济收入,村民的笑脸开始出现,我才重新回到教室岗位。到了2004年,我又第二次接受党组织的委托,到我婆家三涧溪村干支部书记。当时的三涧溪,和当初的东太平村一样,也是又穷又乱,1160户,3384口人,三个自然村,村子大、人口多、遗留问题更复杂,村里没有一条硬化路,垃圾成堆、污水横流,群众大多住着破旧的老房子,上访的、闹事的、打架的、孩子辍学的、邻里争吵的天天断不了,治安案件、刑事案件连续不断,从1995年至2002年刑满释放人员达到8人。党群、干群关系非常紧张。从1998年到2004年,六年换了六个书记,谁也没干成,不管是谁干,一年内就被“撵下去”,日常工作都维持不下去,因三涧溪是三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,有庄派之分,有宗族观念之别,严重干扰了村级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。三涧溪成了领导头疼、村民心忧的老大难。这些年,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,我和全村党员群众一道,敢于拼搏、共同奋斗,三涧溪同样实现了后进转化,成了在章丘小有名气的富裕村、文明村、示范村。更可喜的是,我们章丘市村级两委的女正职达到了50多名,女性进两委达到了100%,作为我们广大妇女,我感到非常欣慰。回顾前前后后10多年的工作经历,对如何整治转化后进、实现由乱到治,前些天我又进一步作了一些思考,主要有这么四点体会:
第一点,要治乱,必须找准突破口,抓好班子、带好队伍
刚当上三涧溪村支部书记的时候,村里的情况非常复杂。两委干部不齐心、混日子,以前一年到头党员会一次也开不起来,即使开,到会人数也是寥寥无几,要么就是会议开到一半就开不下去,不是这个跳出来,就是那个咋呼,致使群众意见纷纷、经常上访。今天我来到三涧溪当书记,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?看看老少爷们的眼神,有期待,有渴望,更有观望。既然来了,我就得干出个样子来,否则无法向各方面交代,在娘家村当了书记,又大胆的走进婆家当家主事,怎么收场?那一阵子我可是绞尽脑汁,也有些后怕,真要是失败了,可就难看了,脸往哪里搁?我暗暗下决心,豁出去,再赌一把!我白黑走门串户,了解村情民意,把全村近千户人家走了个边。通过和群众拉家常、拉闲呱,我发现,三涧溪村之所以又穷又乱,主要就是因为班子散、人心乱,干部之间互相制气、互相拆台,你不让我干成,我也不让你干成!不作为、不干事,导致群众瞧不起村干部,对村干部不指望,不依靠。瞧不起党员,党员不像党员样。对村里干啥都挑三挑四、对谁当村支书都不支持,村里想干什么事都干不成,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我觉得,要治好村子,得先抓好班子。一个村班子很关键,如果一个班子四分五裂能干成啥事?形成一个拳头才硬壳。要让班子尽快团结起来,就得想办法撬开边,找一个共同的目标,干几件大家都愿意干、老少爷们都支持的好事实事,解决几个老少爷们常挂在嘴边的实际问题,把大家伙的心聚起来,咋把日子过好?这么些矛盾怎么解决?不干事没有矛盾,没有冲突。但是隐藏的矛盾还更多,在干事当中更多的发现矛盾,解决问题。让大家伙的注意力、关注点都集中到干事上来,在干事中发现矛盾、解决问题,通过干事带好班子、化解纠纷,通过干事让老少爷们看到希望、得到实惠。为此,我就定下来要干好两件事,一个是修好全村多年的“泥巴路”,再一个是让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。办好这两件事意识需要资金,二是需要队伍,当时村里账上没有一分钱,村干部已经有5年没发工资了,村集体还负债80万元,修自来水管道、修路的钱从哪里弄?巧妇还难做无米之炊了,两手空空闹革命可不行啊?更不能坑狂拐骗。没有真金白银能做成啥?我就想办法向外人借钱,可一说是村里用,外人就不给面子,为啥向人家借钱人家不给呢?原因很简单,以前班子吃的喝的用的借的别人的钱,到现在都没有认账的了,很多人对村里,特别是村干部失去了信任。最后我只有用自己和家人、亲戚朋友,以及几个骨干先垫子建设。一开始那是啥滋味?想干成一件事很不容易,我自从到了村里几乎天天串门子跑工地。边干边宣传,昼夜奋战,嗓子哑了就含上一片草珊瑚,感冒发烧了,就在办公室挂吊瓶,我婆婆看了心疼,整天埋怨我 “大人孩子都不管,好好的工作不干,跑到这里受这个罪,知不道图的啥?”后来,环村水泥路终于修通了,家家户户也都喝上了自来水,群众开始向我们点头,他们再看到村干部的眼光也不和刚开始一样了,有了一丝信任。新班子从干实事中找回了信心,增强了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。其实,刚开始的时候,村里一些干部并不是很支持我的工作,有的光跟我“打哈哈”,有的甚至还说风凉话给我听,“多少年了,谁不知道得修路啊,要有钱早就办了”。也难怪他们这样,我欠下账还不上就走人。但我觉得,村两委干部是大家伙子选出来的,是有一定能力和觉悟的,我得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能量来,每个人都有个小圈,都有支持者,现在他们缺乏的就是信心和凝聚力。除了工作上关心以外,生活上我也处处为他们着想,面对五年没开工资的情况下,有病的村干部家里,我会主动借给他们钱,对于他们之间的意见和分歧,我也做到心中有数,并且做到:不争论、先干事、我带头。其实:“人心都是肉长的”,何况村干部素质本来就高,通过天天碰头、事事通气,还经常请大家到我家弄上几个小菜,交流交流,以心换心,很快就在干事中加强了交流,增进了感情,实现了团结。
治好村子,还有一个重要的法宝:就是注重发挥离任村干部的积极作用。经常到他们家里坐坐,听听他们的意见,既稳定了班子又团结了同志,说实在的,这些曾干过村官的老同志是很有经验的,他们支持我们的工作是一回事,不支持甚至反对又是一回事,特别是对村里的稳定和发展,会起来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毕竟他们也有一个生活圈,对村里的情况也了解的很多。正面的也有,反面的也有,做这部分同志的工作很难。我刚干上支书的时候,第一次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小组长会,应到54人、实到11人,曾担任过支部书记和两委干部的党员全部都没参加,这使我很难堪。一方面他们对我抵触,二是他们对下台的结果不满意。我一看:这样咋干?干脆我直接和他们面对面,并主动到他们家做客,他们不冷不热,不说正题,后来我感觉到:他们缺少的是关爱和尊重,他们在职期间也受了不少的难处和苦衷,也挨过村民的打和骂,满肚子的怨气没处发,于是我就经常把他们聚起来,拉拉呱,有时候借酒交流,俗话说“酒后吐真言”有一个干过的书记曾跟我说“高书记,俺也不想刁难你,可俺干的时候吃了多少气,受了多少冤,下台了一个搭理的都没有,更别说待遇了,就是卸磨杀驴啊!只要你尊重俺,拿着俺当人,俺就支持你。”事实上这些老同志需要最多的是尊重和关爱,在任期间,他们也想干好,但是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,他们不能如愿以偿,所以我上任后,我要把他们的智慧和才华通过新班子实现出来。所以我就在村里的党员活动室制作了一块叫做“继承与发展”的展板,贴上所有老支书的照片,写上他们做过的工作。我们要继承前任的光荣传统,传承发展我们新班子的创新能力。我有啥心里事、有啥难处也都会去找他们拉拉呱、诉诉苦,他们有什么困难也会主动来找我,即使是老干部的遗孀我也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困难。现在,凡是健在的原两委成员,都成了我的智囊团,村班子的各项工作也都很顺畅,大家都能一个心了,推动了全村的发展。各位即将上任的第一书记们,你要到村任职后,我建议你先了解该村前任甚至前几任班子的情况,尽快和他们接触沟通,以便于你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,这绝对是一条很好的捷径。
要治好村子,光靠村“两委”几个人不行,还必须有一支干劲足、人心齐的党员队伍。当时,由于多年管理松散、关怀帮扶不够,村里一些党员经常不参加组织生活、不按时交党费,对一些歪风邪气“谁也不管,也不问”,“党员不党员,差别两毛钱”成了一些群众的口头禅。面对这种情况,我觉得,必须想办法尽快把全村的党员管起来、带起来。那个时候,正好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,我就抓住这个机会,开展了“党旗飘飘映四邻,四邻联动党放心”主题活动俗话说“远亲不如近邻,四邻互帮互助,发挥党员的中心户作用和“亮党员身份,接受群众监督”主题活动,在每一户党员家门挂上标牌,标牌上做上党旗写上名字。在村党员活动室制作了一块展板,把全村党员的名字按居住位置标注在展板上,每个名字下面印一面党旗,哪个党员不带好头、不干好事,就让群众“戳戳脊梁骨”。有的群众就直说”不挂牌子我还不知道某某某是党员来?这样的党员俺不佩服”通过这个办法,党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,党群关系也逐步从紧张到缓和,从缓和到密切,直到“水乳相融”。在此基础上,我在村里开设了“党员论坛”,每月15号晚上为党员集中学习日,除了党支部成员讲,还请老党员讲历史和经验、中青年党员讲新知识新技能、外出回乡党员讲见闻和信息,交流多了、分歧少了,全体党员的思想统一了起来。现在每月15日开党员大会,支部不用发会议通知大家就都自觉参会,如果说有下通知的情况那肯定是会议时间提前或推迟了。
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带头干事创业、带头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责任感,给每个党员提供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,我按照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的要求,根据三涧溪的实际,设立了卫生保洁、治安巡逻、矛盾调解等岗位,让党员面向群众自主认领,公开承诺。全村123名党员,从年过80岁的老党员到刚刚毕业返乡的年轻党员都认领了自己的岗位,真正使党员人人身上有任务,个个肩上有担子。创先争优活动启动后,我又根据党员“五带头”标准,制定了“捆绑式、积分制”考评办法,把每个党员的父母、老婆孩子的表现也列入党员个人的积分,同时,每半年一次组织四邻群众对党员家庭进行民主评议,组织党员家属参加党员点评活动,有一次我刚评价一个老党员表现较好时,他的家属突然站起来说“你还在这里夸他?这个老家伙对我可孬了!喝了酒就骂人,你得教育教育他,光在外面表现好不行,在家里也得好好表现。”她的建议引起来很多家属的共鸣,同时也为我开党员大会提供了很好的教材。但大多数家属反映家里的男人都比以前强多了,到时候来开会,开了会以后回家就对着老婆孩子叨叨下村里的事情,有时候还要钱交党费,这在以前很少有。由党支部和群众共同考评,做到一人带全家、全家带四邻,进一步激发了党员“为群众服务、受群众监督”的责任感和积极性,使创先争优成了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,成了党员为主体、群众都参与的群众性活动。去年我们又结合十八大的胜利召开,开展了“讲党性、重品行、当先锋、促发展”活动,使每个党员的党性观念进一步加强,并为每个党员发放了新党章和十八大精神学习资料,激发了每个党员的学习热情。这些年,不管有什么事情,村里党员都冲在第一线、干在第一线,发挥出了每一个党员的主体作用,充分展现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。
第二点,要治乱,必须公道处事、公开理事、公正论事
刚担任支部书记时,村里邻里矛盾、宅基纠纷、治安混乱等问题不断,群众找,干部急。对任何一点小问题,原则把握不好、关系处理不好,群众就会提意见、找毛病,就会“床底下打斧头—碍上碍下”。面对各种矛盾、诸多纠纷,如何解决?我用一个大包袱把这些问题包起来背在自己的背上,在发展中解决,在前进中解决。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,压力是群众的渴望和组织的重任,动力是我自己能够减轻背上负担和人生价值的实现。条件成熟一个,我就抓住一个、解决一个,自己解决不了的,就发动其他人参与解决。比如说,修了背街小巷,邻里排水纠纷就不存在了,有了工业园,有了岗位,游手好闲、小偷小摸得现象几乎没有了。
我觉得,化解矛盾纠纷,首先要有“公道心”,一碗水端平、公道处事。村支书天天和老少爷们打交道,农村的事情就是一个大杂货店,尤其是大事小节,陈芝麻烂谷子、孩子生日娘满月事事缠手。硬方法不敢用,软办法不管用,靠啥来管?靠威信?威信是靠干事和人格树立起来的。就是靠一碗水端平、公道办事。当村官一定要软的不欺硬的不怕,敢于负责,勇于担当,敢说敢干,热于奉献。当初,村里改造自来水管道的时候,一些群众因家门前的路面设施、树木和违章建筑需要挪动和拆除,就是不配合,甚至刁难。多少年来,前几任书记也做这几项工作,迟迟没有做成,就是因为各街都有硬壳户,这次我和大家来修路、通自来水也是遇到了同样问题,干就得得罪人,不干,一事无成,对于非法建筑、柴堆粪堆都是修路改造自来水的大障碍。因为这是户户通,而不是单门独户所能做到的。面对这种情况,我还是发挥出了我在太平村干书记的精神,冲锋在前,上墙爬屋,做给干部看,越在危险的时候我越挺身而出,特别是面对自己的亲知近份,毫不留情。在多次做工作无效的情况下,我只会着铲车,先把我本家叔门口的台阶铲掉,又把我堂弟门口的石堆铲除,他们再大街上骂我,甚至要动手打我,我对他们也不示弱。在干工作的工程中我是书记,我必须承担起一切责任。事后,我再去拜门交流,以求得谅解。当时的情景群众都看在眼里,干部也记在心里,他们谁也不再懈怠了。纷纷去做群众工作,也能勇敢的去拆除村民的非法建筑,这在以前,同样的村干部他们却不敢,不是他们胆子小,而是当时班子软弱,他们干起事来不主壮,由于大家的齐心协力,两项民生工程顺利完成。通过这个事,我感觉到:在做事的过程中,必须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,不管亲的疏的,还是远的近的,有问题处理问题,一碗水端平,公道处事,让群众当天平,只有这样才能村里的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。后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,我都是带头先碰硬,男人不敢跟我动手,因为我是女支书,妇女想和我支招,还有点不敢,因为我也很壮。最终我是用一个支部书记的人格魅力为各项工作铺平了道路。
化解矛盾纠纷,更要办“公道事”,让群众监督、公开理事。村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,都有一个亲知近份,沾亲带故。在处理村务时,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。为促进干部干净干事、解决好村务“监督难”的问题,我们研究制定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,组织村民小组推荐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,村里的大小事务、收支帐目,全部经监委会通过才能执行。除了群众推选出来的人之外,我还主动邀请那些经常给村里找毛病、提意见的加入村务监督委员会,使监督变被动为主动,既以情感人,更以理服人,把群众最关心关注的事干成最公开透明的事,让那些最爱找毛病、提意见的人变成了最会出点子、提建议的人。在胶济铁路建设征地、旧村改造等工作中,监督委员会发挥了调和剂和桥梁纽带作用,加强了干群交流,增进了相互理解,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化解矛盾纠纷,还要善用“公道人”,让群众参与、公正论事。随着工作逐渐深入,我感到有些群众矛盾和邻里纠纷,说起来是小事,可解决起来却难得多。村干部说得再有理,老百姓说不行还是不行。为此,经村两委共同商定,我组织村里的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复退军人、老教师和其他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成立了“五老”调解会,许多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,经他们一出面往往迎刃而解。前几年,村里整修背街小巷的时候,由于这些小路柴堆、粪堆、违法乱搭乱建多,工程涉及到很多村民利益,一开始村干部做了大量宣传和动员工作,但效果都不是很好,最后我们动员各方面的老同志帮助我们做工作,特别是村里的老教师,他们都很会讲、很会说,加上有很多村民都是他们以前的学生,做起工作来比我们村干部容易了不少,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第三点,要治乱,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制度,走“以制治村、民主管理”的路子
在农村当书记,必须做一个围着桌子转一圈的人,能文能武,能说会写,工作中学习,学习中工作,先把政策法规弄懂吃透,再向群众作宣传解释工作,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此后我每天都坚持看新闻,再忙也抽出时间来看党报党刊、看《求是》杂志、学法律法规,凡是与“三农”有关的政策都学深学透。并变成通俗的语言向党员群众宣传。从04年到现在,中央共发放了10个中央一号文件,每一个文件我都反复的阅读,挑出和我村发展有关的内容进行落实,每次村民都得到了很大的实惠,特别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,强化农业、惠及农村、富裕农民方面的政策更好了,城乡一体化建设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,使我们农民从中都能得到更大的实惠,我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和政策的甜头,我把学习当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和爱好,在学习和实践当中,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,我更加热爱农村工作。在我本职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,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,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,村民的吃喝住行、穿衣行用,所有牵扯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,都要处理好,有些问题仅靠跑腿、磨嘴这一点远远不够,根本上还是要靠制度,用制度管人、管钱、管事,走“以制治村、民主管理”的路子。制度最有说服力,有了制度,我们就能对事不对人,处理问题才能做到“顺理成章”。为此,针对群众关心关注、经常反映的干什么事、花多少钱、用什么人等问题,我根据群众的认识和接受水平,研究制定了五套易懂易记的简明流程,既便于干部执行、落实,也便于群众理解、监督,从根本上避免了矛盾问题的发生。
村务决策推行“五步议事法”,做到“干什么”让群众拍板。老百姓对“两委”有意见,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以前村里一些事往往是“干部说了算,群众靠边站”,老少爷们你叨叨你的,我干我的,干完了反而不落好,村民不满意。因此,我们提出,凡村级重大事项决策,都严格按照“党员群众建议—支部提议—‘两委’商议—上级党委政府审议—村民(代表)会议决议”五个步骤来操作,把村里的大事让村民参与、村民研究、村民决策。村里规定,只要重大事项经80%以上的村民通过就能实施,实际上每次都是95%以上甚至100%通过才干,为什么呢?因为改造自来水和修路,一户不同意都不行,因为这是一个网络。力争把每一户的思想工作都做通,大家都同意了,就会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。通过“五步议事法”,使“决策讲民主、办事重民意”成了村干部的行为准则,也使村里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。前几年,村里建设城东工业园时,在园区附近村民的石料厂有几十家,因规划需要拆除,我们在召开村民大会的时候,我就从远处讲,从近处讲,讲了老的讲小的,总是从村民的利益讲,又带着大家伙子到混得好的村里去看,同时在用地补偿、群众培训就业等问题上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,全部按照群众意愿办事,因此没有一户有意见,更没有一户上访。
村务公开推行“三事三日公开”,做到“怎么干”让群众明白。就是常规事务定时公开、专项事务随时公开、群众点题事务及时公开,重点抓好群众关心关注的干部工资、村招待费、宅基地审批等热点问题的公开。同时,每月15日、18日和20日作为固定的公开日、质询日和解答日,及时公开村务财务、听取意见、作出答复,把公开变成了“我贴你看、你问我答”的双向交流,从制度上消除了群众对村班子和两委干部的疑惑,赢得了群众的信任。在刚实行这项制度的时候,由于我们对公开内容考虑的不够细、不够规范,有一次村民对装修村办公室花了二十多万,提出了疑问,说只公布总数,没说清楚装修材料的具体开销明细,不行。虽然,后来我们全部进行了公开,但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。于是,我们又召开村民大会对公开项目进行了讨论,明确了具体的公开目录和事项,尽可能做到全公开、细公开,不让村民事后质询提疑问。这些年,由于公开内容全面、详细,在每个月的质询日和解答日,老百姓没有提过一点疑问。
财务开支推行“两审三会签”,做到“花多少钱”让群众放心。在农村,很少有村民关心村干部做了多少好事,更多的事看重你吃喝了多少?沾了多少?就是村干部家置办了家电都认为是别人送的,不干事嫌你不作为,干事就给你挑毛病,这里不该治,那里不该花,怎么样才能干事不惹事?村里的支出预算由村民代表会定期审查,所有花销开支须经办人签字、监委会签字盖章、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共同签字、记帐中心审查,才能由报账员到街道记账中心报销。2010年,村里决定投资100万元建设老年人健身广场,村民提出,村里只包工不包料,工程进料由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把关负责,监督委员会负责全程监督工程建设、严格控制工程开支,这样不但使工程提前竣工,还节省了13万块钱的开支,比预算少花了10%还要多。2012年的安置公寓楼建设中,按以前的标底部分村民不同意,要求重新招投标,在上级多个主管部门的指导下,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招投标工作,当时村民的这种想法没有考虑物价上升和人工费上涨的因素,反而使新一轮投标的价格比以前还要高,但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,多数村民代表认为这次投标合法、合理,即使价格高点也认了,工程完成后,我们立即报审计部门进行了专项审计,没有出现任何问题,老百姓都很满意。
矛盾排查调处推行“看水浇地法”,做到“出什么事”让群众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调解。我们三涧溪有3000多口人,哪里出问题了,哪里有矛盾了,光靠村干部几个人去走访、去排查,不可能事事都抓得及时、办得妥当,稍有疏忽就可能小问题变成大问题,造成工作被动。为解决好矛盾“排查难、调处难”的问题,我把种地的经验套用在治村上,制定了“看水浇地式”矛盾排查法。在农村干过农活的人知道,给麦田浇水不能放任自流,必须一畦一畦地浇,才能浇匀浇透不跑水。我按照干部分工和党员中心户联四邻制度,把排查和处理矛盾的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上,形成了“家”字型矛盾排查调处责任体系。这样,全村1000多户人家,各种矛盾问题都能及时反馈到我这里,并能及早采取措施,把群众的困难尽快解决好,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特别是谁家经济困难了、谁家孩子没工作了、谁家房子要修了,生老病死、婚丧嫁娶等等,我和村干部也都能及时赶到,帮助他们解决好。通过“看水浇地式”矛盾排查法,有啥困难大家伙一块出主意、想办法,不管出了什么事也都乱不了,有效地促进了村里的稳定和谐。这个做法受到了原全国妇联顾秀莲主席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,被全国妇联在全国推广。
党员干部管理推行“民主评议法”,做到“干好干孬”让群众评判。每年初,我们村两委都要结合工作实际,确定3-5件实事项目,落实到每一名村干部身上,向群众公开作出承诺。年底的时候,在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上,让村干部汇报一年都干了哪些事、年初承诺的实事完成得怎么样,最后由群众对村干部进行评议和打分,评议结果与村干部工资直接挂钩。这些年,“两委”成员承诺的事项没有一件不按时完成,干部干了事,群众得实惠,对村“两委”的工作越来越支持和拥护,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中形成了靠干事立足、用服务服人、凭实绩说话的导向和风气。
第四点,要治乱,必须始终心系群众、服务群众,既富民又惠民、实现长治久安
老百姓常说“穷叽叽”、“无事生非”,就是指贫穷落后容易产生矛盾和问题,只有让群众人人有事干、户户都挣钱,才能让群众从各种纠纷中解脱出来。原先我们三涧溪村,就是一个经济空壳村,没有一个村办企业和支柱产业,村民靠打石头、运石头为生,很多家庭艰难度日,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,光棍子也多,违法治安案件经常出现,刑事案件时有发生,有些群众因为几块钱就能闹得邻里不和,这些都是因为一个“穷”字。
我觉得,要治乱,根上的问题在发展、在致富。就问题解决问题,就矛盾解决矛盾,“头疼医头、脚疼医脚”不是长久之计,很容易“摁下葫芦起来瓢”。为了让群众把关注的热点转到干事上、转到发展上,我们抓住省会济南经十东路扩建、章丘市城东工业园和高教基地建设的大好机遇,成立了三涧溪建设项目服务公司,先后承揽下园区建设施工、学校绿化等多项工程,还引进了多家企业,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,发展到现在每年200多万元。到目前,村里有800多名年轻人在工业园的企业上班,月收入平均在1700元以上。我们的目标就是“人人有事干、户户都挣钱”。为进一步拓宽群众致富渠道,我们每年为村民免费开办农民技术培训班,把专家请到村里为村民上课培训,引导全村的种养业户扩大生产规模,鼓励全村群众自主创业。在村两委的带动下,短短的三个月内就建起了养狐、养猪、养牛协会。同时,村里还出资建设了高标准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,引进了“绿涧”生态养殖区,扩大了园艺种植区,建设了一万多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,开发形成了古地道旅游产业,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,存款达到百万的村民逐年增多,靠劳动力收入的村民,年收入也达到了几万元。2008年,村里一名叫王元虎的回村大学生,在村里的带动下就自主创业搞起了特色“土猪”养殖。随后的2009和2010两年,我们又抓住中央一号文件和各级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的政策机遇,还有国家对大学生回村创业的优惠措施,为王元虎争取到了“免税”的专项扶持,一年大约减少成本70万元左右。现在他的“乐虎土猪”品牌,已经在全省打出了牌子,一斤猪肉能卖到七、八十块钱,去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专门进行了报道,今年中央7台《致富经》栏目又再次作了报道。现如今,我们村老百姓手头上的事多了、口袋变鼓了,心随着变宽了,邻里纠纷、信访矛盾、治安事件也都销声匿迹了。
要实现长治久安,必须紧密联系群众、热心服务群众,把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。随着群众生活越来越好,民主意识、法律意识、权利意识不断增强,对村里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但是,受计划经济时代观念的影响,村里一些干部在处理村务时,还是习惯于一“管”二“要”,“管”群众生产生活,向群众“要”粮“要”钱。这就给稳定埋下了隐患,处理不好还会再出大乱子。我觉得,只有把群众的生活记在心里,把解决群众的困难放在前头,做到事事心系群众、服务群众,才能从源头上把村里的工作引入一个和谐稳定的良性轨道。为此,结合创先争优活动,我们实施了“五个一”工程,就是“一面旗帜”带动群众、“一线通”连接群众、“一张卡”便利群众、“一支队伍”服务群众、“一个职介所”致富群众,走出了一条便民、利民、安民、富民的路子,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拥护。
“一面旗帜”带动群众。结合我们章丘市开展的“直包到户、贴心服务”活动,建立了党员中心户制度,每个中心户联系一名党员,每名党员联系10名群众,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党员带动四邻,四邻互帮互助,及时解决生产生活难题。通过带动和帮助“小家”促和谐,实现了“大家”的团结,群众反响都很好。
“一线通”连接群众。在村为民服务室开通了一条热线电话,村干部24小时值班。群众只要打个电话,保证在最短时间里得到满意答复。需要上门服务的,我们就会通知服务人员以最快速度赶到村民家里。2007年夏天一个深夜,村民叶家红的妻子突然临产,当时叶家红外出打工不在家,家里又没有别的亲人。半夜里她拨通了村里的值班电话,村干部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做了手术,我们还组织妇女们轮流照顾她做月子。叶家红说:“一线通救了俺两条命。”
“一张卡”便利群众。就是结合“一线通”,把涉及村民衣食住行、耕种收割、生老病死、婚丧嫁娶,能够提供社会服务的村民、部门、单位名单集中到一张服务卡上,注明联系方式,装订成册,送到每家每户。服务卡上的项目涉及五大类100多个,实行有偿服务、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。
“一支队伍”服务群众。一开始的时候,我先组织了几十名妇女成立了“巾帼为民服务队”,专门联系妇女、为妇女服务。从这个做法我受到启示,又以村“两委”干部和党员为骨干,成立了120多人的为民服务队,分为应急处理、宣传教育、医疗卫生、纠纷处理、帮教服务、心理咨询、治安保卫等24个小组,小组成员遍及全村,免费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,把村务管理变成了人人参与、人人有份的工作。
“一个职介所”致富群众。前几年,由于大量企业在我们村落户,一方面产生了许多失地农民,另一方面也为老百姓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。但是由于村民少知识缺技术,不少达不到企业要求。为此,我在积极协调企业的同时,成立了“三涧溪村劳动职业介绍所”,组织村干部开展了“三清三送”活动,就是家庭人口清,劳动技能清,收入状况清,送技术,送岗位,送温暖。通过统一组织岗前培训、统一签定用工合同,采取订单式的培训输送,共为我村800余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。村里年近半百的马素鹤,前些年经常在外地打工也只能勉强糊口,现在老婆孩子热炕头都有了。他说:“我们家4口人,3个上班拿工资的,还承包着工程,年收入十几万元,家里两座楼房、一辆汽车。这在以前哪敢想啊!”职介所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,架起了干群连心桥。
围绕村子的长治久安,我们在提高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,还坚持德法相济,用好精神文明建设这块阵地,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。一开始,村里一些干部群众也不理解,觉得村里还没富起来,搞这些“虚的”,没意思,白费功夫、白花钱。但我觉得,搞活动不是光图热闹,活动能提升大家的精气神,让大家真正拧成一股绳、心往一处使,从而更好地促进村里的稳定,防止矛盾纠纷的发生。于是,我们按照“支部搭台、群众唱戏”的思路,依托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建起了小康电子书屋;印发了“三涧社区报”,宣传好人好事;制作了年历,每家每户发放,使村级工作计划、重大工程、民生项目的实施以及劳动就业信息等能及时让村民知晓;投资13万元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,棋牌室、乒乓球室、阅览室、练习室一应俱全。投资100万元建了4处高标准的健身广场。村里还成立了庄户剧团、秧歌队、扇子舞表演队、老年戏曲艺术队,篮球队、门球队、合唱队等多个文化体育队伍,常年坚持活动不间断。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,有力地促进了干群和谐、邻里和睦,进一步培育和形成了齐心协力、干事创业的良好村风。
九年来,在上级党委的指导帮助和全村党员群众的支持配合下,我们村实施了近35个重点工程,1/4的村民已入住配套设施齐全的公寓楼,先后开通修建了三涧大道、环村路、东西大桥,硬化了40条背街36条小巷,新建改建了花园式的村小学、幼儿园、卫生所和全省一流的敬老院,彻底改变了群众“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身泥”的历史,三涧溪实现了大变样。这几年,上级也给了我们很多荣誉,三涧溪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和山东省“民主法治示范村”,我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、全国和山东省“三八红旗手”等10多项市以上的荣誉称号。我觉得责任更大了,担子更重了。去年,我们围绕建设“富裕、和谐、幸福的三涧溪”的目标,结合章丘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,投资1亿元建设12栋农民公寓楼和1处社区服务中心现已全部完工,春节之前可使部分村民喜迁入住,村内大街小巷全部安装监控系统,提高了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报销比例,提高老年人补助金额,让学龄前儿童免费入学,让村庄更加靓丽、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。
总之,整治转化后进村工作,只要用心去做、带着党员的责任去做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,就一定能够做好。在这一方面,我做了一些工作,但还不够成熟、不够完善,甚至还有不少问题和教训,需要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。今天能够参加这个培训班,向大家作交流汇报,对我既是肯定和鼓励,也是鞭策和激励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,力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再创佳绩、再立新功。在这里,也希望各位领导多到章丘、到三涧溪走一走、看一看,多提宝贵意见,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。
谢谢大家!